<rt id="qewoe"><small id="qewoe"></small></rt>
廬山景區---廬山印象
時間:2016-12-08 12:03:14    瀏覽:2911

“匡廬奇秀甲天下山”,白居易的八個字,讓我對廬山的勝景,常常生發無比美麗的想象?!帮w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”,李白雄奇的想象,讓我以為廬山瀑布為飛瀑之最?!跋厣胶?,霧色霏霏如雨。儷立咫尺,爭雄競秀,而層煙疊翠,澄映四外。其下噴雷奔雪,騰空震蕩……叢竹修枝,郁蔥上下,時時仰見飛石突綴山間,轉入轉佳。既而澗旁路亦窮,從澗中亂石行,圓者滑足,尖者刺履”,手握徐霞客的《游廬山日記》,我真想插翅俯瞰廬山勝景……我對廬山最初的認識,便來自于這些文字。 

原以為廬山的湖光山色便是它的全部,登臨廬山,才發現它的內涵比我了解的要深得多。在品玩廬山的一周里,我才知道“蒼潤高逸,秀出東南”的廬山,其中的一草一木,都蘊含著濃郁醇厚的歷史文化色彩。 

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廬山的美麗,它寬廣的胸懷,能容納世間所有的悲喜、聚散。穿行于廬山,你的心會安寧如一條水底的小魚;獨步于小徑,你會觸摸到廬山的魂魄和心脈,它永遠不急不緩、不大喜大悲、悠然自得地與天地共存、和日月同輝。當你在湖面上靜覽紅亭綠水時,你會想起范仲淹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人生忠告;當你在欣賞“東邊日出西邊雨”的奇觀時,你會悟出:只要你堅強地承受人生的風雨,必將迎來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驚喜。 

廬山這種特質,使它成了眾多文人的精神家園。陶淵明和廬山的淵源頗深。導游告訴我,路邊倒臥的那塊黑黝黝的巨石,就是陶淵明經常醉酒睡覺的地方,久而久之,竟平滑如鏡。陶淵明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的影響可謂空前絕后。曾在彭澤當縣令的他,不肯為“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”,毅然辭官歸隱田園?!耙抡床蛔阆?但使愿無違”,回歸廬山的懷抱,陶淵明做回了自我。他高興時就扛起鋤頭;有感而發時就寫些詩歌;酒蟲發作時就喝得酩酊大醉。在廬山如父親般溫暖寬厚的懷抱中,陶淵明過著擁天為被、以地為床的自由生活。雖然陶淵明沒有找到理想中“黃發垂髫,并怡然自樂”的“世外桃源”,但廬山成了痛苦現實的精神避難所,是他追求個體自由的見證?!敖Y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。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辯已忘言”,在廬山,陶淵明的內心變得平和而淡泊。 

徒步來到陳設簡樸的白居易草堂,雖然我無法猜想他被貶任江州司馬的心境,但至少能這樣推斷:“出門是滄浪水,舉頭見香爐峰”的江州山水,“匡廬奇秀甲天下山”的廬山風光,使他忘記政治上的失意。如果說“時尋山水幽,至如瀑布怪石,桂風松月,平生所愛者,盡在其中”,有因為人生的不得志而寄情山水之嫌,那么當他享受著“杖藤而行,隱幾而坐,掩屏而臥”、“仰觀山,俯聽泉,傍晚竹樹云石”的草堂生活,寫下“三間茅舍向山開,一帶山泉繞舍回。山色泉聲莫惆悵,三年官滿卻歸來”的詩句時,便是他處變不驚、笑看人生的心靈抒懷?!伴L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入此中來”,大林寺獨自燦爛的桃花,讓他滄桑的心也變得如廬山的清流一般寧靜、清亮。 

站在廬山瀑布前,我看到了千年前的李白。豪放豁達、滿腹才華、渴望建功立業卻壯志未酬的他在無奈辭官漫游時,曾寫下“古來圣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”的詩句。但從他踏上廬山,目睹飛瀑的那一刻,對著空山寫就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”時,我知道他曾經的痛苦和郁悶,就像這飛濺的水花,在陽光中消散。廬山不羈的奔流,又喚醒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襟懷,三千尺的飛瀑,是他渴望不平凡人生的吶喊。 

瞭望對面霧氣包圍中千變萬化的山巒,我不由想起吟誦過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”的蘇軾,他在被貶海南的第一年,登臨廬山?;腥缦删车膹]山云霧,蕩滌著他的惆悵和憂憤,“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”,重讀蘇軾的《題西林壁》,我覺得這是他面對諸多挫折后猶能超然、曠達的人生宣言。是呀,不跳出自己心底的那座“山”,又怎能看清自己人生追求的“真面目”? 

廬山值得游人回味的人文景觀,還存在于那些風格各異的別墅。 這些別墅依山而筑,與自然融為一體,紅頂白墻的房屋掩映在綠蔭中,看去十分賞心悅目。英國人李德立,用最便宜的低價,買下牯牛嶺大片土地的使用權,建起分屬英、美、法、俄等15個國家的精美別墅。廬山上到處看得見金發碧眼、趾高氣揚的洋人。當我們徜徉在山水風光中,也許不知道廬山曾有這么屈辱的歷史。 

老別墅和廬山的詩文及山水草木,如同歷史的標本,不斷補充著廬山的文化底蘊?!白釉诖ㄉ显唬菏耪呷缢狗?!”一千多年過去了,幾經改朝換代,歷史公正地評判了每個和廬山有關系的人物,廬山的景物卻依然屹立于天地之間,千年難得一變。邊走邊想,我不禁生起“古今多少事,盡付笑談中”的感慨! 

廬山,成了中國歷代文人為堅持知識分子操守、為追求獨立人格的精神象征;廬山,歷經了千年的文化和曾經的屈辱;廬山,見證了中國曾經風云變幻的歷史。廬山之行,讓我的內心變得豐富。 

好好品味廬山吧,它會給你很多啟示!



   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長虹大道32號    電話:0792-8180870     傳真:0792-8180870    郵編:332000    E-mail:jjswhly@163.com

Copyright © 2024 九江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贛ICP備16010728號-2  贛公網安備 36040302000191號  工商網監

九江市心語心特殊教育培訓學校